首页 资讯 正文

西津古渡社区创新开展“行走的党课”:传承红色基因、为民做好服务

体育正文 52 0

西津古渡社区创新开展“行走的党课”:传承红色基因、为民做好服务

西津古渡社区创新开展“行走的党课”:传承红色基因、为民做好服务

扬子晚报网6月25日讯(通讯员 华梦莹 记者 姜天圣)在(zài)建党104周年来临之际,镇江(zhènjiāng)市润州区金山街道西津(xījīn)古渡社区(shèqū)党委联动江苏省省委办公厅党群处、群众杂志社政治处和文教处、镇江市市委市级机关工委、镇江市市统计局(tǒngjìjú)、镇江市市人社局、润州区委组织部、润州区检察院、镇江文广全媒体编辑中心、镇江日报社、金山街道党工委、太平财险镇江中心支公司等(děng)40家党建共建单位,创新开展(kāizhǎn)迎“七一”行走的党课暨“严作风 强党性”主题党日。以“行走”破题,“共建”作答,70余名党员踏上一段融合廉政教育(jiàoyù)、红色(hóngsè)根脉、城市发展与光影记忆的立体化党性淬炼(cuìliàn)之旅,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惠民实效。 在古善新风街廉政教育基地,“节孝祠牌坊墙”与“板刻画故事(gùshì)墙”前,党员(dǎngyuán)们(men)凝神伫立,警示案例以“沉浸式体验”直击人心,引导党员干部拧紧“纪律弦”。“一幅幅(yīfúfú)石刻、石碑都在提醒我们: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(lùshàng)。”机关党员华君参观后动容道。党员们在嵇直故居外停留驻足,透过外墙展板上的照片(zhàopiān),看到泛黄手稿与历史物件的影像资料,还原了1925年(nián)镇江首位共产党员的事迹。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汇(jiāohuì),让信仰的力量穿越百年,他的精神也成为当代党员镜鉴。走在京畿路历史文化街区,党员们聆听“微更新”的蜕变历程,通过“政府少量投入+企商(qǐshāng)资本进入”的创新模式,这片(zhèpiàn)区域从普通老街蜕变为年客流量超10万人次的网红地标。 在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举办的“程默镜头里的共和国记忆”摄影展拉开了微党课序幕。纪录片编导王坤揭秘抗战烽火与(yǔ)建设热潮中的珍贵影像,那些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炬的先辈身影,让党员们眼眶湿润(shīrùn)。“镜头里的历史(lìshǐ)告诉我们,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”。年轻党员沈悦感悟(gǎnwù)道。随后,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,铿锵誓言与历史影像交相辉映,将信仰的力量刻入(kèrù)心间(xīnjiān)。 理论学习成效最终转化为服务群众(qúnzhòng)的生动(shēngdòng)实践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设立五大类(wǔdàlèi)20余项公益服务项目:便民服务区提供手机贴膜、爱心织补等生活服务;健康驿站组织(zǔzhī)专家义诊(yìzhěn)、中医理疗及健康宣教;政策(zhèngcè)咨询台现场解答社保办理、税务政策等民生关切;非遗(fēiyí)体验区通过廉政主题剪纸、漆扇制作等载体传播廉洁文化;社情民意收集点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。社区与40家共建单位协同发力,实现组织优势与服务资源的精准对接。 此次迎“七一”行走的党课暨“严作风 强党性”主题党日,是一次党性教育(jiàoyù)的深度浸润,更(gèng)是一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。下一步,西津古渡社区党委将继续以(yǐ)党建为引领,撬动更多红色资源与共建力量,让(ràng)“行走的党课”成为凝聚(níngjù)党心民心的纽带,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,以更鲜活的教育形式、更务实的服务举措,书写党群连心、惠民(huìmín)共富新篇章。
西津古渡社区创新开展“行走的党课”:传承红色基因、为民做好服务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